/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108課綱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大學生必修 /求職準備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Photo Credit:Visual Hunt

讀人文科系沒「錢」途?是你對成功的定義未免太過狹隘了

在說「讀人文學科未來不會有好生活」之前,請你先告訴我,怎樣才稱得上「好生活」?
2018-05-10

只要是人文學科出身的學生,一定有類似的體驗。每逢過年,和長輩們聊天時,一旦知道你的系所,他們好奇的絕對不是你從中獲得了什麼,「工作出路」反倒才是被長輩輪番關照的話題。長輩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相較於理工、醫藥學科,人文學科較沒有指向一明確的專業,所以常被許多人認為在未來大概不能賺大錢,所以不可能過上「好生活」,也就不可能「成功」。

但「賺大錢 = 成功」這樣的定義會不會太狹隘了呢?

「成功」是有絕對的定義嗎?怎麼樣的生活才算是好生活?怎麼樣的人才算成功人士呢?從小在功利主義、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下成長,對於成功,我們的想像常常很單純,認為「賺大錢」就是唯一的註解,未來買豪宅、開名車就是成功。

然而,當一個人有個幸福的家庭,雖然賺得錢不多,但每天都做著自己熱愛的事情,沒有一天覺得自己白活,難道就不算過著好生活、就不算成功嗎?

看到這,你不妨停下來想想,對於你而言,成功是什麼樣子?

錢很重要,面對錢,沒有人能假清高,但這並不代表它是全部。

「有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除非隱居山林,否則活在一個不斷消費的社會,鮮少人能否定金錢對於生活的重要。這裡不是要你唾棄金錢的價值,除非你真的有某種程度上的覺悟,否則說出「錢之於你如糞土」,可能只是一味地假清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談論幸福的時候,並不會去否定金錢、美貌等等的外在事物,但他認為,重點不是「擁有」,而是你如何去「使用」。

此外,如果一個人對好生活與成功的想像完全侷限於外在事物之上,而絲毫沒有來自於內在的美善,這樣的好生活並不穩固,一個股市崩盤就有可能全部消失。

 

人文學科在專業上的困境

不可否認,人文社會學科的出路相較於理工、醫藥學科而言並不那麼明確。一部分是因為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習內容多半偏重研究,倘若選擇鑽研該領域直到博士畢業,工作選項大概就是教職一條路,而這條路在少子化的台灣其實是越來越難走。「獨立思考」是所有人文學科都很強調要培養學生的能力,但如果你沒有其他專業技能輔助,你就算想的與別人不同,也很難將想法化為實際的產出,這樣又有什麼用了呢?(推薦閱讀:文史哲科系教的思辨力到底是指什麼?

但是如果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又具備其他技能,你將會是不同凡響的。

技術能力是可以透過持續學習來彌補,只要你克服專業的不足,獨立思考的能力將使你有無可取代的價值。以寫程式為例,拜現今科技進步所賜,資訊更加流通,它已不再是資訊科系獨有的專長,人文學科出身者即使只是靠網路自學,也能掌握住基本原理,即使自己寫程式技能可能比不上理工背景的人,但跳脫框架的獨立思考將成為你的優勢,你可以成為協調各個專業者的溝通者,這也是許多企業都渴求的人才啊。(推薦閱讀:外文系前途迷茫,除了去當英文老師,就不知道還能幹嘛?

沒有一條路是毫無泥濘的,有熱忱,你才有勇氣踏上旅程。

人文學科的出路雖然最被憂心,但事實上,每個科系都有自己在未來工作上會面臨的難題,醫學系會擔心醫療糾紛與工時過長的壓力,法律系會擔心律師數量的飽和,理工科系會擔心產業結構的改變。(推薦閱讀:你也有這些理工科系迷思嗎?你想讀的系可能不如你的想像

人文學科的學生只要提早意識到自己在專業上可能的不足,在大學期間更主動地跨領域學習,透過參與競賽、活動、實習,累積自身不同的技能,在出路上其實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推薦講座:台大教授葉丙成:大學生都應該有的自覺是,建立謀生技能是你自己的義務

教育應該是讓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如果因為擔心未來出路,而放棄自己真正熱愛的學問,實在很可惜,而且大學對許多人而言是進入職場前最後一哩的求學路,在這麼寶貴、可以自由學習的時光中,為何不擇自己所愛呢?不論是面臨類組或是科系選擇的你,好好想一想自己最渴望的是什麼吧。

 
作者 羅竟祐

Leo Lo 羅竟祐,畢業於台中市衛道高中,現就讀台灣大學哲學系,雙主修政治系國際關係組。本來只是想擠進台大的他,在翻閱一些哲學普及書籍後發現自己對哲學的興趣,同時看見了不一樣的生活樣貌。回首當初自己對於哲學的一無所知,期許自己能將這個影響他重大,卻長期被社會誤解、忽視的學科,帶給更多人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