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必修 /108課綱 /求職準備 /考試衝刺 /學測申請 /校系迷思 /志願選填 /高職升學 /人物故事 /海外留學 /IOH 實習 /

在大學裡,我要成為怎樣的人?

你對大學生活有什麼想像?有人說課業、社團、愛情是大學的三大必修學分,但這都只是旁人的想法,你思考過自己最想從這四年間帶走什麼?達成什麼目標嗎?四位活躍於不同領域的狂人大學生,帶你認識大學生活的無限可能!
2017-07-18

1. 雜學者:在正業中不務正業才是大學之道,別把自己的未來走窄了!

不同於大眾對藥學生苦讀書拚國考的形象,鄭芷薇在求學期間活躍於熱舞社,擔任過校園桌曆模特兒、還演出畢業 MV,更前往美國南加大見習當地臨床藥學發展。不過,她坦言自己在大一時也很內向、不敢嘗試新事物,直到在海外見習時,一位韓國同學點醒了她:

當你拒絕一個機會,等於是斷絕之後學習不同新事物的可能性,所以你拒絕一個,就是少了後面 100 個機會。

這句話讓她意識到如果因為擔心做不好,而什麼都不敢做的話,不但是讓自己永遠停在原地踏步,更會徒留給未來的自己許多遺憾,「別讓『但是』阻撓你!」她相信人之所以對機會感到猶豫,代表的是內心早已有些想法,所以為什麼不大膽嘗試看看呢?(推薦講座:是醫學生也是設計師!Hahow 知名講師林協霆的跨界求學故事

人生道路就只有一條,如果只看眼前的地方,你會沒有辦法尊重不同領域的人所做的事情,尤其是在醫療產業,是絕對需要團隊合作的。

秉持著雜學精神,她選擇到藥廠 CRA 以及行銷部實習,全盤了解藥品從臨床試驗到上市後的商品歷程,更參加全國財務金融國際領導論壇,希望能與不同背景、不同年齡層的人交流學習。(推薦講座:南藝大嬉皮女孩林千涵:藝術、時尚、攝影、占卜都是我的最愛!

未來的人生路很長,也很寬廣,如果你在 20 幾歲就限定只走這條,而不去欣賞其他風景,不去了解別人在做其他事情,你的人生視野會變得窄縮。

2. 拓荒者:與其抱怨這裡是沒有資源的荒野,我選擇捲起袖子,把手弄髒!

在一個荒野上,你是開拓者,你去呼籲、改變,就能做真正的開創者!

侯智薰 Raymond 原先就讀成大化工系(後轉至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他不像大多數工學院人埋首於研究,而是主動發起將城市浪人、iGEM 引進成大,期盼藉跨校、跨領域交流,為校園帶來全新的風氣。

許多人常認為南北資源有差距,但 Raymond 認為資源多寡不是重點,只要你有心,不論到了哪裡,抓住機會的機會都是一樣的。(推薦講座:憑著毅力讓我拿到參訪 Google 總部的門票!Jimmy 在成大工學院菁英班的奇幻旅程

改變世界,不是一個人做了很多。而是許多人做了一點點。如果你只看到自己一個人,怎麼改變世界?你怎麼和不同的人產生 connection、去了解他背後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成大學生最需要的。

因此 Raymond 籌辦台南城市浪人挑戰賽,讓大學生從跨校組隊,共同完成任務中認識彼此,更體驗台南的傳統產業、古老技藝與人文歷史。iGEM 則是 MIT 首創的世界級合成生物學競賽,在台灣北部大學早已盛行多年,Raymond 為了擴展成大在世界舞台的影響力,義不容辭地發起 iGEM NCKU-Tainan,以跨領域同儕的分享,激發專案構想。他深信增強國際連結必須靠自己,別因為學生身分而自我限制。

有人說現在是軍備時代,媒體說大陸那邊很有狼性,新聞說年輕人不該開咖啡廳、不要有小確幸,走一條安逸的道路好像不是社會所允許的,所以害怕。我覺得不要去理那些聲音,不要被那些限制住。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下,他期許學弟妹能用嘗試、體驗、開創找到個人使命感,千萬別受外界聲音所左右,去尋找什麼樣的事情非你不可、因你而與眾不同,鼓起勇氣去堅定自己的選擇吧!

想聽更多 Raymond 在限制之下無所限制的大學生活?馬上聽他完整的求學分享影片!

 >> 把校園當作你的微型實踐場!陽明醫學系菁姐從 TED x NYMU 到藝術季的變革之路

>> 隨時準備好自己就能抓住機會!中國醫醫學系黃碩錕從零到有籌備台灣第一屆模擬 WHO 

3. 流浪者: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

郭芳孜在一大二太熱衷於系學會活動,使得成績不甚理想,導致後來沒辦法申請出國交換,她曾為此感到惋惜,懷疑自己是否把太多心力花在課外。然而,芳孜大三那年首次參與美國全國模擬聯合國會議成了她大學生活的轉捩點,因為獲得委員會傑出代表獎,讓她備受鼓舞,決心勇敢地走出台灣,走進世界。

她再參加了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遠赴南非探險,到韓國出席東北亞青年論壇,結識東北亞各國的青年朋友。許多人會誤以為國際交流肯定所費不貲,但芳孜憑著各單位的贊助補助,在這一年闖蕩三大洲的奇幻旅程中,僅僅花了九萬元旅費。

現在,我想幫國際觀下的定義是:『因為你可以理解,而不帶著成見地去看待世界』。

由於那些從海外獲得的衝擊與啟發,讓芳孜變得更能敞開心胸,接受不一樣的人事物,熱於挑戰自我,所以儘管她大學的活動經歷都如此「外交」,卻在大四決定轉換至行銷公關領域,為此延畢半年,至戰國策國際顧問、Burberry 集團實習來累積相關經驗,畢業後也在國內知名精釀啤酒品牌擔任公關。

芳孜如今很感謝過去活躍於系學會的瘋狂時光,因為那些經歷成為非行銷背景的自己後來申請相關實習的重要基石。

還想知道大學生有哪些國際交流計畫嗎?一起聽聽芳孜娓娓道來!

 >> 更多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經驗分享: 

「當你真心做一件事,語言從來不會是隔閡!」北市大林司晴晉升青年大使舞台總監之路 

中央財金系陳怡卉:身為北美團發言人,更需要保持冷靜

>> 更多模擬聯合國經驗分享:

 台師大英語系謝芝平:模聯教我的是身為領導,你必須凝聚大家的向心力

 東吳政治系吳昭賢在世界模擬聯合國會議的發現:同理心比任何事情更重要 

4. 挑戰者:所有的學習都源自於你如何正視自己的失敗

許多高中生都對設計系抱有美好的想像,不過徐若芸直言設計系的學習模式可能遠比你想像的更為嚴峻:

一般高中生的學習經驗都是被保護的,老師不會當面指責、斥喝你,但實踐的老師認為:『對學生仁慈才是真正對他們殘忍』,他們看到問題就會直接說出來、不假修飾地批判你的問題點。

設計是主觀的,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故若芸認為學弟妹與其追求一時的成績,更應該多去思考未來你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怎麼樣的設計師?(推薦講座:大同媒設系鍾知恩:設計師滿街都是,所以你必須想盡辦法脫穎而出

在設計系,你很努力不一定會有好成績,成績只是一種緣分。大家努力追求程度而不要追求成績吧!因為在設計系沒有教科書,也沒有標準答案,所有學習的經驗都源自於我們犯的錯,發現行不通,就趕快找下個辦法。

若芸在學期間也積極參與各種國際工作營,接受各類型的刺激挑戰。在香港環球設計營中,工設組的她被分到服設組,要挑戰在兩天之內購買材料和產出一整套服飾設計,而在實踐大學建築系主辦的柬埔寨義築計畫中,她與各系同學挑戰在八天內搭建起教室,這份經驗讓她深深體認到「團隊合作」在設計中的重要性。

在設計學院,沒有人跟你在客氣的,大家都使盡全力,達成自己想要的事情。

若芸提醒學弟妹大學和高中的學習是截然不同的,雖然不是努力就會有好結果,但還是要努力,她也看過一些同學因為不適應這樣的教學方式而轉系、轉學,但她認為不論是離開或留下的人都是很勇敢的,因為他們都做出了選擇,努力走出自己的路。

想知道實踐大學「建築煉獄、工設地獄、服設人間、媒傳天堂」的名號是從何而來嗎?讓若芸學姊說給你聽!

 >> 轉系考失敗又怎樣?北醫藥學系鄭當騰:轉系失敗不代表結束,而是人生另一個起點

>> 清大資工系楊翔宇:被台大拒絕了三次,於是我去了 Stanford 和 CMU  

作者 林立麗

IOH 編輯團隊一員,畢業於台大生傳系,雙主修經濟學系,在學期間產生對社會學、傳播學、行銷與設計等領域學問的熱情,曾擔任台大農推會農業多媒體訓練課程教學助理、UDN 願景工程——為青年尋路論壇台大場講者,期盼能以自己最喜愛的文字為社會作出奉獻。